利来国际推出的CUT&Tag(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)技术是一种革新的DNA-蛋白互作研究手段,旨在探究转录因子或组蛋白修饰在全基因组中的结合位点。该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抗体识别目标蛋白或染色质特征,并利用Tn5转座酶在目标位点实现高效的DNA片段化和文库构建。CUT&Tag技术由Stephen Henikoff团队于2019年开发,作为ChIP-Seq的改进方案,因其出色的高灵敏度、低背景噪声以及对细胞量需求低的特点,迅速成为通往基因调控机制和精准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。此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表观遗传学、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分析、疾病机制研究、药物筛选和单细胞基因调控等领域。
利来国际的专业CUT&Tag技术服务不仅覆盖样本制备、文库构建,还包括高通量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,助力科研人员在解析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高效精准的成果。
一、CUT&Tag技术背景
组蛋白通过形成核小体来保护和压实DNA,其乙酰化、甲基化等修饰与DNA甲基化共同调控基因表达。组蛋白的修饰状态和变动对细胞功能至关重要,并与多种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。因此,深入理解组蛋白与DNA之间复杂而精密的互动,对于揭示癌症等疾患的科学与临床治疗意义重大。此外,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是基因转录调控的核心。为了研究这些机制,科学界开发了多种技术,包括凝胶阻滞实验、DNase I足迹法、酵母双杂交以及ChIP-Seq等。其中,CUT&Tag技术的日益成熟,使其成为当前研究蛋白质-DNA相互作用与染色质状态的前沿工具。
二、CUT&Tag与ChIP-Seq的比较
ChIP-Seq(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)通过特异性富集DNA片段后加以纯化、构建文库并进行高通量测序,但该方法对细胞起始量要求高,且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。这些缺陷使得ChIP-Seq在高特异性抗体、重复性及信噪比方面的局限性逐渐显露。而CUT&Tag则使用Protein A/G-Tn5融合蛋白直接结合目标蛋白,省去了传统交联步骤,大幅降低了背景噪声,提高了结合位点的检测分辨率。该技术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步骤,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。
三、CUT&Tag技术的优势
1. 低细胞量需求:仅需极少量细胞(甚至单细胞)即可进行分析。
2. 高灵敏度:背景噪声低,信噪比高。
3. 高分辨率:可精确定位转录因子与组蛋白修饰的结合区域。
4. 简短实验周期:相较于ChIP-Seq,实验流程更为简化,使得总体时间缩短。
四、CUT&Tag文献中的应用示例
例如,利用CUT&Tag技术的研究表明,组蛋白修饰如H3K18la在胰腺导管腺癌(PDAC)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调控功能。这项研究强调了H3K18la水平与PDAC患者预后结果的关联,并揭示了代谢重编程在肿瘤发展中的潜在机制。通过深入分析组蛋白乳酸化与转录因子结合的相互作用,该研究为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基础。
总之,CUT&Tag技术正在推动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前沿发展。利来国际致力于为您提供全面的CUT&Tag技术服务,帮助您精准解析染色质状态,揭示基因调控的奥秘,为疾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有力支持。我们的服务涵盖从样本准备到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的一体化支持,确保为您提供高质量的染色质修饰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数据。选择利来国际,让您的研究迈向新高度!